春季是萬物復蘇、陽氣生發(fā)的季節(jié),按照中醫(yī)學“天人相應”的理論,五臟中與春季對應的為肝。養(yǎng)生當順應肝的“升發(fā)”之性。懷化市中醫(yī)醫(yī)院治未病中心就為大家介紹一些春季養(yǎng)生的方法。
一、睡眠養(yǎng)肝:夜臥早起,舒展陽氣
人臥血歸于肝。春季陽氣升發(fā),起居宜“夜臥早起”,每天盡量在晚上11點前入睡,早上6-7點左右起床,讓身體的陽氣隨著太陽的升起而升發(fā),晨起后開窗通風,吸納朝陽之氣。午后小憩15-20分鐘,能養(yǎng)肝血,但需忌久臥昏沉。穿衣上遵循“下厚上薄”的原則,重點護住腰腹、膝足。同時,春季氣溫變化較大,要注意適當增減衣物,“春捂秋凍”,不要過早地脫去棉衣,以防寒邪入侵,損傷陽氣。
二、飲食養(yǎng)肝:少酸增甘,舒肝健脾
中醫(yī)認為,五味入五臟,酸味入肝,具有收斂之性,不利于陽氣的升發(fā)和肝氣的疏泄,而甘味入脾,可補益脾氣,脾健則氣血生化有源,有助于肝氣的疏泄和陽氣的升發(fā)。因此,春季飲食宜適當減少酸味食物的攝入,如山楂、檸檬、烏梅等,而增加甘味食物的攝入,如大棗、山藥、蜂蜜、小米等。此外,還應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,如菠菜、薺菜、萵筍、草莓、櫻桃等,以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,增強身體免疫力。同時,要注意飲食的清淡易消化,避免過于油膩和辛辣的食物,以免加重肝臟負擔,影響肝氣的疏泄和陽氣的升發(fā)。
「春季養(yǎng)肝藥膳」
【菠菜豬肝湯】
材料組成:菠菜、豬肝、生姜、鹽等調料。
主治功效:養(yǎng)肝明目,補血養(yǎng)顏
適宜人群:適用于肝血不足引起的視力模糊、頭暈眼花、面色萎黃等癥狀的人群以及女性經期、孕期、產后等需要補血的人群。
【陳皮玫瑰花茶】
藥物組成;陳皮5g、玫瑰花5g、茯苓5g等
主治功效:疏肝解郁、健脾祛濕
適宜人群:肝郁脾虛所致的的郁悶不舒、胸脅脹滿、身體困重、食欲減退、大便粘滯不爽等癥狀的人群服用。
三、運動養(yǎng)肝:適度運動,升發(fā)陽氣
春季氣溫逐漸回暖,萬物復蘇,人體與自然相應,亦當順應此機,煥發(fā)生機活力。建議選擇一些輕松愉悅、強度適中的運動方式,如散步、慢跑、太極拳、瑜伽等。這些運動不僅可以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,還能幫助人們緩解壓力,調節(jié)情緒,從而達到養(yǎng)肝護肝的目的。在運動過程中,要注意保持呼吸自然,避免過度勞累,以免耗傷陽氣。
「中醫(yī)養(yǎng)肝小妙招」
1.梳頭通膽經
操作方法:晨起用木梳從額前發(fā)際線沿膽經(頭側部)梳至后頸,力度適中,3分鐘/次??梢源碳つ懡浹?,膽與肝相表里,可助肝氣升發(fā)。
2.揉腹調脾胃
操作方法:仰臥在床上,雙腿屈膝,放松腹部。雙手重疊,以肚臍為中心,順時針方向揉腹,每次揉腹5-10分鐘,可促進腸胃蠕動,增強脾胃功能,有助于肝氣的疏泄。
3.伸懶腰舒肝氣
操作方法:在工作或學習間隙,適時進行伸懶腰動作。緩慢伸展四肢,雙手上舉時深吸氣,拉伸兩脅肝膽經,然后慢慢呼氣,放松身體,重復5次。此動作可拉伸身體肌肉,促進氣血運行,緩解身體疲勞,增強肝臟的疏泄功能。
4.按太沖解肝郁
操作方法:太沖穴位于足背,第1、2跖骨結合部之前的凹陷中。用拇指指腹按壓太沖穴,力度以稍有疼痛感為宜,每次按壓3-5分鐘,可起到疏肝解郁、平肝熄風的作用。
5.閉目蓄肝血
操作方法:在感到疲勞或眼睛干澀時,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坐下或躺下,閉上眼睛,放松身心,排除雜念。每次閉目養(yǎng)神10-15分鐘,肝藏血,目為肝竅,閉目運睛可引血歸肝養(yǎng)肝明目。
供稿:懷化中醫(yī)院 楊歡
責編:周玉意
來源:湖南法治報